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统合力量推进河南黄河文化遗产保护

2023-02-14 15:02:21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早在2019年9月,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早在2019年9月,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在新时期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要认清黄河文化遗产本体,也要分析参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主体,统合力量,共同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一、河南黄河文化遗产不同类型的保护特点

1.河南黄河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点

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作为历史遗存不可更改变化,针对于此类型遗产的保护,重点在于深层次开发与创新性传播,开发与创新是其保护工作的主要特点。深层次开是要加强相关文化遗产的文化溯源与历史研究,进而从中凝练出更具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用新时代的语言与方式讲出其所具有的内涵故事。将不会说话的文化遗产活态呈现,让其能够以鲜活的形象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创新性传播则是利用现代新的传播方式让不可移动的文化在网络云端动起来、走出去。

2.河南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保护工作不能孤立的看待。对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必须要先做好其传承工作。传承+创新是此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特点。从其保护特点来看,其保护工作必须要从根本上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在观念上通过对传承者的引导,稳定传承群体,提高群体收益;在技术上创新传播渠道与传播形式,拓展其影响力与受众群体。

二、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主体

1.政府层面

河南一直高度重视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省政府相关部门下大力气集中一年时间完成黄河文化资源普查。在后续的工作中,政府应继续发挥事业和产业统筹优势,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保证相关政策的持续性,在统领保护工作推进的全局上持续发力。

2. 高校层面

要把高校尤其是沿黄区域高校的专家学者组织与发动起来,对黄河文化遗产开展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研究,形成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把高校的青年学生组织与发动起来,用青年人的活力与新思维,丰富黄河文化遗产的时代语境。高校还要发挥教育优势,通过教育培训拓展未来从业者的人才储备,提升现有从业者的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

3. 从业者层面

在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相关从业者是最直接的参与主体。我们既要通过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提升传承者收入水平并稳固其传承群体,来稳定从业队伍;也要通过专题培训丰富其传承与创新能力,拓展其传播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手段,来提升从业能力。

三、推进河南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也要走“群众路线”

实现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提升其影响力。我们要看到传播渠道中的新技术、新媒体发展迅速,正在快速重构人们的信息接受模式。首先,信息化时代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要通过互联网与移动互联进行黄河文化遗产相关信息的快速广泛的传播;其次,利用媒体平台制作相关主题节目,拓展传播渠道;再次,制作相关数字资源以课外知识拓展的形式在青年学生中推广,拓展信息接收的人群;最后,将传播与黄河文化遗产商品化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遗产形式,打造精品品牌,并与人们的生活连接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增加“粉丝”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统合力量,发挥河南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各主体的优势与特点,在保留黄河文化遗产固有优点与魅力的基础上,去寻求其与新兴产业或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最恰当的方式方法,构建河南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模式。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2JC23  王 博士研究生,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