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共建 > 正文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2022-12-28 17:02:08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场域理论视角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是改革开放和平发展中的共同奋斗,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主体行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世界场域。

【摘要】

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场域理论视角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是改革开放和平发展中的共同奋斗,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主体行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世界场域。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世界场域

【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论断,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姿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以世界场域为视角,回答中国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问题,是正确理解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场域”是什么?它是指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借用这一“场域”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我们可以认为,在“马克思所指明的时代”,中国时刻处于世界场域之中,不断准备并实现着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近代中国在世界场域中的存在,是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启的。至此,中华文明原有的发展进程被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扩张所打断。作为从世界古代农业文明高峰处走来的中国先进分子,面对民族危亡寻求富强之道,学习吸收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始终在精神世界秉持着中华文明之世界大同的理想,立志为天下大众谋前途。在现实考察和社会实践的比较中,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科学社会主义以无产阶级立场契合了作为整体的民族和民众改变命运的现实需求,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科学彻底与中华文明深刻结合在一起。

由于中国当时是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具备马克思列宁主义中所指明的革命条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结合中国之实际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革命的上篇和下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回答和解决了寻求富强(现代化)的社会制度的选择难题。虽然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起步晚,起点低,但是,从最初那一刻开始,就是以实现民族复兴的姿态追求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社会文明形态的,以中华民族的劳动创造追求理想社会的不断建成。

回望历史转折的波澜壮阔,展眼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不禁让人惊叹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东西方文明),对人类社会最终前途的共同理想以及今日之实现。惊叹之下,应看到中华民族在寻求富强复兴的存亡之际,以中国来看,是既要寻求现代化实现富强,又要解决整体危机寻求社会方向;从世界看中国,既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中国卷起的大潮,又是中国革命者燃起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句话展开来讲,就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而没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就没有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

如何看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在于寻求富强走上现代化道路,还在于完成自身现代化任务的同时,立足不同时期的“实际”之上不断追求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一百年间,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其坚强领导,团结带领人民和民族不断实现历史跨越,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才推进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人类文明新形态,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中国现代化的成就。首先,历史的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版本”,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改革开放时期,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寻求富裕发展生产力,继续以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国家社会发展目标。只不过,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低水平的,适合中国当时落后水平的现代化,同时,最终目标是比肩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现代化。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既是低起点又是高目标?这是因为中国对现代化的探索不能离开中国实际,又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目标的。从指导思想上讲,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之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吸收市场经济的文明成果,跨越“卡夫丁”峡谷,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次,发展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四十年前的中国,给不了答案,要解决温饱;二十年前的中国,不清楚,要实现小康;二十年后的中国,很明确,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回望改革开放历程,最大的成就是由富向強,成就的意义是中国梦的实现,那么从这意义中,可以总结提升的历史经验,就是中国在以劳动创造推进着现代化进程。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比肩现代化发展的高水平时,就获得了现代社会形态。当中国在走向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现代社会样貌时,自然是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因而,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最后,系统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但祛除资本逻辑支配,探索现代化发展但维护人民利益,追求政治民主不断实现人民权利,追求民富国强但反抗霸权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实现了从革命形态向发展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转变,以国家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探索和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形态”[2]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社会发展目标上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在发展趋向上是更高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都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改革开放和平发展中的共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成功,是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伟大社会实践,也是从未有过的壮阔的社会试验。这一社会实践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3]以什么指导实践?“遵从行动实际,总结经验,把握并回答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创新。[4]在改革开放脚步迈出的同时,“回答理论和现实相结合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突破理论指导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关键节点”[5]理想社会实践再出发,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以中国试验是否解决温饱、活跃社会为直接表现,以“三个有利于”为检验标准,推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成功,不是哪个国家给予的,不是掉下来的,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抓住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劳动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共同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在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以劳动创造财富,实现了社会现代化发展。当代中国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开始于“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不断扩大,科学日益被使用于生产技术方面,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到世界市场网络”的历史时刻;[6]中国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能够取得今日成就,是因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以五年规划为指导实现了中国社会劳动协作高度社会化,国家社会更加适应工业制造业大规模生产需求和形式;中国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成就,离不开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团结奋斗,是在实行改革开放,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奋斗出来的。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主体行动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比肩世界现代化最高水平之时,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呈现出现代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了鲜明的世界姿态。中华文明以其“革故鼎新”、“自强不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不断提供当代价值,以“天下大同”的理想不断实现于现代化进程而获得现代复兴。

十八大以来,面对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人民之问,世界治理赤字、世界共同环境危机、人类发展难题,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并付诸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理念,而是在资本主义带给世界危机不断严重的历史阶段,中国与世界各国谋求合作共赢的新方式。中国以自己的现代化发展取信于他国,平等合作谋求共赢开创出世界文明发展新领域。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不断凸显未来文明形态的发展方向。

注视中国现代化探索历史进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场域以民族危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叠加显现和解答呈现出来。在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寻求富强之道追求现代化的探索中,在中国改革开放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时,在继续已有现代化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共同之处是始终坚持造福民众,胸怀天下、守正创新,把中国置于世界之中不断调整和推进现代化进程。所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包含了世界未来文明形态的萌芽,是其当前历史阶段的存在形态,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也具有强烈的世界意义。

(杜建芳 作者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

注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韩震,《如何理解我们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光明日报,2022-1-20;

【3】列宁,《政论家札记》(1917年9月11日),《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4】【5】杜建芳,《理论有一个创新的过程——论述一个基本事实》,映象网,2022-12-22;

【6】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第61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