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在传承中华文化中赋予春节文化的时代意蕴

2025-02-07 23:25:58 来源:映象网

[摘要] 当今社会,除了传承“赶大集、逛庙会、赏民俗”等传统习俗外,许多地方开通网络“迎新年、贺新春”的主题活动,赋予春节新形式、新内容、新时尚。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连续感、文化认同感、国家归属感的鲜活体现。岁月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赋予了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新的历史时期,传承悠久的中华节庆文化,不仅要保持春节文化的传统魅力,更要赋予春节文化的时代意蕴,使之成为链接家国情怀的纽带、弘扬孝老爱亲的桥梁、坚定文化自信的载体。

春节是链接家国情怀的纽带

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春节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更是链接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纽带。每逢春节临近,回家过年的愿望就会油然而生。中华儿女的这种强烈的归属感,不仅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增强了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认同。

春节期间,人们时常自觉或不直觉地谈论家乡的变迁、工作的经历以及国家发展等,在这看似普通的聊天中体验与感悟家乡的变化、人民的富裕、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强大。尤其是过年时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春联以简洁精巧、工整对偶、朗朗上口的文字,表达着美好祝愿,抒发美好祈盼;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既寓意着要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吉祥年,又寓意着鸿运当头、人丁兴旺,国泰民安,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阵接一阵的鞭炮声,将春节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象征着辞旧迎新,寓意着把好运与幸福传递给家人、亲朋、好友乃至国家、民族。从这个层面来说,春节是链接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纽带。

当今社会,除了传承“赶大集、逛庙会、赏民俗”等传统习俗外,许多地方开通网络“迎新年、贺新春”的主题活动,赋予春节新形式、新内容、新时尚。比如:2025年新春之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春满中原 老家河南”的主题活动,策划推出“旅游休闲、非遗体验展示、惠民文艺演出”等为中心的系列活动,着力打造新春佳节新风尚,让人民群众在老家河南的浓厚年味中感受春节文化的强大魅力。与此同时,河南文旅以“河南年·中国味”为主题,在多地开展春节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为全国游客送上丰盛的“文旅大餐”。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巩固了民族团结,强化了家国情怀。

春节是弘扬孝老爱亲的桥梁

春节不仅是链接家国情怀的纽带,还是弘扬孝老爱亲的桥梁。在悠久的中华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理念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华儿女的灵魂之中。这种理念宛如一道道闪电,跨越时空隧道,融于历史长河,绽放时代光芒。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快乐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弘扬孝老爱亲的桥梁。

春节蕴含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表达着对老年人的祝福和敬重。春节期间,晚辈给长辈拜年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习俗。有些晚辈挨家挨户给长辈拜年,有些晚辈组团给村里老人拜年,有些晚辈则以敬酒或送礼物的方式给长辈拜年。以前拜年的方式主要是磕头,大多是边磕头边说一些吉祥祝福的话语。现在拜年方式以嘘寒问暖的方式为主,但磕头的方式仍然存在。通过拜年,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与敬爱,增进亲情,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常言说:“家有老人是个宝”,强调的是老人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春节期间,一些聪明的晚辈都会直接、主动地拜访长辈,向他们请教问题、释疑解惑、启迪人生,不仅体现年轻人向老人虚心学习的积极心态,还有助于培育年轻人孝老爱亲的责任观念。

春节期间,弘扬孝老爱亲的活动层出不穷。比如:一些社区或单位组织文艺汇演、志愿服务、爱心捐助等活动,旨在弘扬尊老美德、提升敬老意识、增强助老责任,让老年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美好。从这些层面来说,在传承中华传统节日中,赋予春节文化以尊老敬老的时代意蕴,才能促进春节成为弘扬孝老爱亲的桥梁。

春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载体

春节的申遗成功,开启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又一扇窗口,标志着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保护和尊重。春节展示着中华儿女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承载着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体现在中华儿女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从此,春节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喜庆时刻,成为全球范围的文化盛事。因此,春节成为新时代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载体。

春节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春节期间,诸如贴春联、放鞭炮、赶庙会等习俗或活动,构成了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习俗和活动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也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底蕴和魅力。近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春节在国外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世界许多地方都有了过春节的氛围。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每逢春节都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因而,唐人街成为国际友人感悟春节浓厚氛围的营造地,了解春节文化的体验地。春节以强大的魅力,吸引大量国际友人的关注;以鲜明的特色,赢得大量国际友人的赞誉。可以说,春节是世界认知最强烈的中国文化符号。为此,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把国泰民安、安定祥和、幸福美好的事实有机赋予春节文化之中,向世界讲述春节故事、传播春节文化、展示春节魅力。

春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载体,呼唤着我们把春节文化中的精神标识、精神内核、精神特征等梳理出来、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春节文化的当代价值,深入挖掘、剖析和研究春节文化的世界意义。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以春节文化为基石,探索将春节文化元素与现代潮流元素有机结合的新方式,构建春节文化符号平台,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春节文化。

 

作者 曹根记,河南理工大学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张彤,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202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项目号:2023ZSZ083)阶段性成果。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