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高职音乐教育助推黄河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4-10-18 10:38:55 来源:映象网

[摘要] 第一是开设黄河文化主题课程。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民乐、戏曲音乐等引入校园,并开设主题课程,实现表层和深层两大目标。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和奋斗精神。河南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是历史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带和中华历史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九曲黄河奔流入海,几乎将最灿烂、最精彩的文化都留在了中原流域。黄河音乐文化正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不仅包含民歌、民乐、戏曲音乐等诸多类型。而且具有根亲性、延续性和辐射性特点,在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具有重要影响力。近年来,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环境变迁,黄河音乐文化也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保护和传承危机。对此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民间艺人等,均实施了一系列抢救、保护和发展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呼吁有更多主体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对于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而言,一方面,高职院校本身便肩负着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而且相较于其它类型的院校而言,学生的就业方向多元化,并以本地的行业一线为主;另一方面,音乐专业的师生具有创作、表演、科研等多项音乐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走进黄河音乐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所以正是最佳人选。而且在学习、研究和传播黄河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提升,为个人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高职音乐教育助推黄河音乐文化发展,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是一次双向奔赴的共赢。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一、助推黄河音乐文化理论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以全面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传承措施。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河号子为例,黄河号子的起源和发展、流传范围、基本形式和内容、当下保护和传承情况、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均需要进行专业和系统研究。这项工作是非传承人可以胜任的。传承人虽然会演唱黄河号子,但是在文化水平上却有着很大的差距。对此就需要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师生参与其中,就黄河号子分类、音乐特点、演唱形式、精神内涵、时代价值等进行系统研究,为其今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逐步实现:

第一是开设黄河文化主题课程。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民乐、戏曲音乐等引入校园,并开设主题课程,实现表层和深层两大目标。表层目标是指通过系统学习,对于某一项黄河音乐文化的起源、发展、流传、风格等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创作和表演技能。深层目标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黄河音乐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有深刻的体验与认知,并自觉将传承黄河音乐文化作为一项责任和义务。第二是创建黄河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目前,在一些艺术和音乐院校、综合院校中,均创建了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对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所以高职院校黄河音乐文化中心的构建也是恰逢其时的,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灵活的资源配置和严格的考核制度,使研究中心尽快落地和运行,发挥出智库的关键作用,保证后续各项活动的开展始终沿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助推黄河音乐文化创作演出

音乐作品和演出活动是黄河音乐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其在当代和发展的关键。近现代以来,在时代和社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原有黄河音乐文化作品在数量上已然骤减,且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有着较大差距。演出活动也随着演出环境的消亡和观众群体的缩小而近乎停滞。所以急需有一支新生力量全面参与到黄河音乐文化的创作和演出中,通过再生产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首先,在音乐创作方面,应鼓励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师生,全面参与到黄河音乐文化的声乐、器乐、舞蹈创作中。音乐专业师生均具有专业的创作理论知识,而且通过主题课程的开设,对黄河音乐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体验,完全可以通过改编、原创等方式,在短时间内推出一批佳作。对此一些师范院校、综合院校已经走在了前列,推出了《母亲黄河》《黄河魂》等一系列植根于黄河音乐文化的歌曲和舞蹈佳作,值得高职院校学习和借鉴。通过专业创作力量的加入,使黄河音乐文化的内涵得到更加深入的挖掘,而作品则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真正为当代人喜闻乐见。其次,在演出活动方面,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师生同样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可以在一些公益演出活动中主动选用黄河音乐文化作品,扩大传播范围,丰富受众群体;另一方面,则可以与现有的演出团体建立起校企合作关系,定期向对方输送表演人才,并由专业教师提供业务指导。既可以满足对方的用人需求,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此外,还可以与地方政府、文化部门等合作,多方共同推出一些新的演艺项目和舞台作品,实现黄河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创作和演出是黄河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之所在,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师生正是最佳人选,也是责无旁贷的。

三、助力黄河音乐文化人才培养

黄河音乐文化之所以可以历经千年传承至今,最核心的因素莫过于“人”。其在当代遇到的保护和传承困境,根本原因同样在于“人”。随着老艺人的日渐衰微,年轻人又无意接棒,多类民歌、民乐、戏曲音乐等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境地,传承和保护也成为了空谈。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师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素质上,均可以满足黄河音乐文化对人才的现实需求,继而为其从源头上注入活水。对此可以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逐步实施。定向培养是指根据黄河音乐文化发展现状,对校内音乐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与黄河音乐文化相关的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向:第一是音乐教育人才。农村地区是黄河音乐文化的发源地,所以农村地区的音乐教育也是其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了系统的音乐教育,加之他们与本地音乐文化有着天生的地缘性和亲近性,那么投身于这门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可能性就会成倍提升。所以要鼓励学生投身于农村音乐教育,并与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建立起相应的保障机制,让学生在农村大地发光发热。第二是音乐创演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主题课程的开设,已经对某一类黄河音乐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对此则可以与黄河音乐文化演艺团体或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学生毕业后则可以在相关单位就业,全面参与到创作演出活动中来,实现黄河音乐文化人才建设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双赢。

四、助力黄河音乐文化宣传推广

 受到时空、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黄河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以本地为主,在以往的传播条件下,外界很难有机会全面了解黄河音乐文化。而在当代,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更为黄河音乐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走出黄河两岸,向全国和全世界观众讲好黄河音乐文化故事,传递黄河音乐文化好声音,正是其当代传承和发展的新目标。而从年龄、身份、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师生仍然是最佳传播人选。仅仅是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获得超乎想象的传播效果。对此需要学校做好大数据库建设。可以采取区域内多所高校联合的方式,建设黄河音乐文化大数据库,将已有的资源进行电子化处理,为师生们的传播提供必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则要引导师生认识到传播黄河音乐文化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师生大展身手,各显其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条件对黄河音乐文化进行全面立体的宣传,如公众号、网站、短视频、直播等,都可以让黄河音乐文化走进当代人的视野中,得到更多的关注,使之独有的价值和魅力得到全面的展示,成为当代传统文化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者:杨燕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副教授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