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前沿 > 正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现状

2021-01-11 11:18:07 来源:映象网

[摘要] 从历史上来看,很多危机事件的发生是由于管理缺陷而引起的,因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进行问题分析,将有助于建立健全现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体系。

自本世纪初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要求下,我国各省市、地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推进应急事件管理工作,在危机管理的“一案三制”方面取得成效良好。特别是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对措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团结一致,取得了决定性阶段胜利。习近平指出,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从历史上来看,很多危机事件的发生是由于管理缺陷而引起的,因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进行问题分析,将有助于建立健全现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体系。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其事件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

2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现状

2.1国外现状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已经影响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1年1月6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86970630例。疫情的暴发给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较为成熟和完善,形成了条块清晰、职能明确的决策、信息、执行和保障四大系统。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各州并不一样,州内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由当地州政府作出必要的应对,并承担其辖区内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当美国宣布发生全国性突发事件或重大灾害事件时,联邦政府就会介入,指挥并协助州政府的公共卫生的应急工作。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拥有完善的法律框架来应对国家紧急情况。在长期的自然灾害应对实践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该体系建立在其三级分权治理体系的基础上,包括国家政府、47个县和1719个直辖市,都在其管辖范围内负有相应的责任,并根据国家指导方针制定行动计划。内阁总理大臣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高指挥官,内阁官房负责整体协调,并通过安全保障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应对危机的策略。

澳大利亚:具有层级性的应急法律体系,不同级别政府都具有相关的法律,以实现各组织机构和政府间的有效合作。澳大利亚-新西兰应急管理委员会(ANZEMC)是负责应急管理的最高政府委员会,由内政部和一名轮换的州/领地代表共同主持,向警察和应急管理部长级理事会提交报告,主要职能是通过影响和倡导国家政策来减少灾害风险,最大程度降低潜在危害并维护公众对应急管理安排的信任和信心。

新加坡: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不同,新加坡没有设立独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而是建立了一个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指挥系统和组织结构,这种指挥系统和组织结构可以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而迅速重组,以应对疫情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

尽管我国在行政体制上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别,卫生体系及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并且也并无证据表明以上这些国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就一定优于我国,但是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政策要求下,以上这些国家在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方面仍有部分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

2.2国内现状

2003年SARS疫情之后,我国逐步建成9大监测系统(法定传染病的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类流感病例的哨点监测系统、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救灾防病信息管理监测系统、重点传染病主动监测系统、病媒生物监测系统、卫生状况监测系统和公共卫生公益事件投诉举报系统),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这9大系统均已被纳入了统一的基于互联网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到我国所有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省级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及救援预案。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省份已制定出应急条例实施的相关法规性文件。可见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我国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2019年12月至今,我国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和全国齐心协力的整体联动,取得了COVID- 19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公立综合医院:①北京协和医院,在此次COVID- 19疫情防控中,根据国家联防联控机制的安排,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整建制管理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病房,实施全面加强多学科协作医疗。因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突出,在识别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疑难重症患者救治、医疗技术指导、决策建议等方面发挥支柱作用。②山东齐鲁医院,院感办报道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此类事件的防控和救治责任,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效直接影响防控工作效果。③北京宣武医院,是一家年门诊量达200余万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自启动疫情响应以来,按照市政府和卫生健康委的要求,果断部署,积极响应,采取了严格落实人员筛查登记工作、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妥善处理患者实际需求、推行互联网诊疗服务、合理调整门诊科室出诊单元、强化防控培训等多项防控举措。

西南地区井研县:井研县构建了以县疾控中心为重点,县人民医院为支撑,镇(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依托的县、镇(街道)、村三级传染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但是还存在配套基础设施薄弱、财力保障相对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应急物资储备和供给效能不足、监测报告网络系统不健全、公共卫生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必须要完善体系建设,筑牢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网络;强化供给能力,提高公共卫生应急防控水平;强化三大保障,夯实公共卫生应急防控支撑。

北京:结合疫情防控经验,北京市拟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进行首次审议,提出北京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防治纳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中医药应急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北京市应急救援队伍。

上海市:此次抗疫阶取得的段性成果,上海市走全国前列。在为了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预防和减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其社会危害,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2020年10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

浙江:浙江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杨必明介绍,《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已于近日审议通过,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对原有办法作了修订完善,为今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同时也根据各类传染病当中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防控要求高、防控难度也相对比较大的特点,新制订《浙江省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专项卫生应急预案》,明确和细化了应急指挥组织体系,应急响应的流程,省市县三级应急响应的分级标准,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粤港澳地区:2020年6月,粤港澳防治传染病专家组第六次会议在东莞召开。会议签署了《粤港澳三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协定》,合作协定就三方合作宗旨、合作原则、合作领域、资讯通报、监测预警、协调联动、应急支援、技术与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和操作要求,对推进三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防治合作工作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河北省:5天新增234例感染患者,病毒基因测序与欧洲输入病毒高度同源。此次疫情发病快,呈家庭单位聚集特点,有病例4天参加3场婚宴,农村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凸显,农村将是新冠病毒的下一个突破口。

因疫情在我国以外地区流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国持续面临输入型病例及后续关联传播引起疫情再次暴发的防控压力。

3.小结

建设大型公立综合性医院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是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在其中的核心任务是迅速、高效、有序地展开卫生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健康危害,并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指导作用,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建议。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需进一步从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除已知疾病暴发外,新发或不明原因疾病流行,自然灾害,食物、化学或职业因素引起的中毒,生物恐怖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时需要公立综合性医院发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突出的优势,尤其是具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能力的多学科协作医疗是保证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未来,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情况下需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构筑严密的医院感染控制防线,更需要一支数量充足、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作为基础。然而,我国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仍出现储备不足、专业技术能力欠缺等问题,直接影响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效果。因此,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偏远地区向核心发达地区靠拢,补齐短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仍任重道远。当前欧美国家疫情威胁持续存在, 新发病例不断出现, 人口大规模流动和频繁的国际往来, 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开拓, 都增加了疫情防治工作的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指出“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有全面小康”, 这对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在此次疫情的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绩, 但作为全球的一部分, 中国疫情防治工作理应服务于全球疫情防治目标, 实现WHO的远景规划, 与全球疫情防治工作者一起守护人类健康。

因此, 应该与时俱进, 树立卫生、农牧、环境的大健康观念, 改革和建立适应新时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加大政府的投入, 以专业性的科研政策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研究勇攀高峰。相信, 在各级职能机构和全体医护、感控、防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共同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优化建设工作,一定会不负众望, 再创辉煌,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2020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批准号:2020JC62)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 赵江瑞 余晓齐 张颖颖)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