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要闻要论 > 正文

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2018年11月28日11:0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经济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经济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就是要打造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版。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必须处理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关系:

  正确处理数量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数量增长仅指经济总量的扩张,多以总产出来衡量,常用的评价指标为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而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与内涵都更为丰富,它以总量为基准但又不仅仅关注经济总量,还包含对经济的效率、结构、稳定性和持续性等角度的多维衡量,是量与质相协调下的演进发展。在经济数量增长阶段,我们只强调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体现的是人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一种包容性的增长。因此,在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数量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化发展动力,提高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谋求区域经济新的增长,以质的提升促进量的增长,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中找到并践行以质促量的途径。

  正确处理旧动能转换与新动能培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速增长阶段,我们要求的是单一的经济总量与增速,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高质量发展阶段比高速增长阶段的要求更高。它要求我们依靠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由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并通过创新驱动来消解我国传统增长红利不断下降的影响,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做好新旧动能的转换,从而突破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的瓶颈制约,尽快实现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主要在创新发展,创新发展背后就是科教人才。而科教人才是高质量发展发展的重要推动能力;从开放空间看,创新驱动和科教人才的聚集又取决于要素报酬水平的高低和创新环境的好坏。因此,正确处理旧动能转换与新动能培育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人才聚集、环境优化孕育和催发新的优势,补短培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正确处理好传统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利用的关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赶超,在传统技术代际内很难实现超越。同样高质量发展很难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实现,必须进行传统技术的改造和新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在于引入新的变量,利用新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形成的技术代差。近几年国内保持较快增长的省份都是因为适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在大数据、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我国近年自身发展的良好表现也都是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产品创新带来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正在兴起,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利用的关系,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培植新技术革命的力量。

  正确处理好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速增长阶段在所有的产业领域攻城略地,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门类。由于投资的潮涌现象,目前在这些领域形成了拥挤效应,造成产能过剩。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核心技术领域开拓空间,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之间的关系。既要利用新技术规模的最新成果,加快培育发展高端产业,加快实现新旧主导产业的更替,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又要利用庞大的传统产业基础,进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同时在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之间找到连接点,要立足既有的产业基础,通过植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创意,延续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效能,衍生新的产品和新的产业,最终实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和协同发展。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结构性转变,结构性转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化,二是城市化。其中工业化是主体,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在高质量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一是以工业化的逻辑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高质量发展要以工业化的思维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以制造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为核心,以回归实体经济为思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金融和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二是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协调,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具有一种螺旋式上升互相促进的机制,并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培育发展中小城市,分类发展小城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出一条符合我国新时代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正确处理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

  制造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且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高度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而我国制造业转型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服务业和制造业是相互促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是一个产业链由过去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的过程,也是产业附加价值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一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大企业、大产业、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和支撑。二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一般在25%以上,而我国目前这一比重约为15%,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业空间最大的是生产服务业,其核心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围绕知识型服务业发展研发服务和营销服务,为高质量发展建立专业服务体系。三是促进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制造业的智能化成为新的趋势。要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就要努力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通过“互联网+”使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来推进制造业的转型。

  正确处理好区域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

  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是一个结构优化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问题。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谋划区域发展布局,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城镇体系不健全,需要继续加快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区域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是强化重点地区发展,在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保持或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和优势;二是贯彻协调发展新理念,缩小区域差距,避免区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明显不均衡问题;三是将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新产业发展、城市化和对接国家区域政策、应对区域竞争等发展要求体现在区域协调发展上。

  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高质量发展既有供给因素又有需求因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在高质量发展中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从需求因素为主,转向了供给因素为主,在高质量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为实现经济运行中供给与需求端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把供给调控与需求调控相结合。一是要把供给侧的改革与需求侧的扩大相结合,就需要把供给侧的政策与需求侧的政策相结合,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通过推进结构性改革实现高品质量发展。二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的长期与短期关系,更加重视长期发展问题,要实现供给结构的调整,改变产业结构与经济规模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引导农业、工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三是在供给端探索与新经济新业态相适应的管理改善供给结构,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市场机制调整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改善要素供给,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改善制度供给。加快制度创新,通过增强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作用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引导高质量发展。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高质量发展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原则,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市场通过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机制,发挥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调节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质量。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不仅要让市场有为,也要让政府有为。一是要继续深化改革,让市场更好发挥作用,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二是发挥政府的作用,实行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升级和动力转换。同时发挥政府作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失灵,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正确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推进高质量发展,既是目标导向,也是问题导向。既涉及当前,又涉及长远。需要正确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从长期来看,高质量发展要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从短期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又面临着实体经济供需失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能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问题。在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又必然会带来新的风险。因此,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保持区域经济重大关系协调、循环顺畅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把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社会稳定风险放在首位,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打好三大攻坚战,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和环境。

  (作者 任保平 单位: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