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决定》无疑是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总结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清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生成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逻辑密码”。
历史逻辑密码:传承与转化相统一
《决定》坚持历史传承与现实转化相统一,兼具历史的普遍性与现实的特殊性。《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以商品为单位,系统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进而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才能化解这个矛盾。据此,他们设计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公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学习之后,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如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根据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合乎逻辑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有效展开,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这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红线”,又深深植根于中国自身的现实国情、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决定》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兼具历史的必然性与现实的开创性。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是必然选择。事实证明,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开拓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决定》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兼具历史的可追溯性与现实的可持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发展理念、爱国情怀等,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扎根中国土壤,是结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类制度文明优秀成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达到新的水平。历史和现实的逻辑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理论逻辑密码:坚持与发展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丰富和发展。
从纵向看,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开创的。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例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的重心是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即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就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考虑的”目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经过5年多的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改革举措有的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落实,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我们决不能停下脚步,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我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这就要求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需要出发,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因此,“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决定》,充分体现出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
从横向看,《决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即“13个坚持”,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保障,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也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13个坚持和完善”的部署。这“13个坚持和完善”,是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重大举措,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指明了努力方向。其中的每一个“坚持和完善”,既以“坚持”表明要立足实际、弘扬优良传统,又以“完善”表明要继承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充分体现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决定》通过“13个坚持”全面彰显制度优势,通过“13个坚持和完善”全面部署发展规划,必将对推动我国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体现了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
实践逻辑密码:规划与探索相统一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形成过程,可以找到这样一种内在的逻辑密码:顶层设计规划旨在凸显纵向“政治指导”模式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制度的社会主义本质性,而实践创新注重从横向“治理”层面检验、修正和反馈制度实施的效能。国家五年发展规划、干部制度改革创新等,无不如此。《决定》就通篇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互动的鲜明特色。
正如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了才知道,制度合不合国情也只有实践之后才有正确答案。因此,只有顶层规划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统一,才能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正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全部经验总结,是制度理论探索与制度实践良性互动的统一,既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总结,也有科学谋划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这一论述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继承与发展,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发展、完善的重要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始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继续沿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指导方针,成功而有效地把“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巧妙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不断鼓励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改革开放举措创新,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作者:李小标,系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副社长)